一位中国女翻译家决定按照自己的方式死去

沈仪琳不想再接受医治了。

“如果我能在养老院去世,就不去医院了。我不要做手术,也不想做放疗、化疗。”今年3月16日,87岁的沈仪琳查出结肠癌肝转移,医生告知她余下的人生,将以月计算。知道这个结果后,回到养老院,她拨通了女儿陈伟聪的电话。

次日,沈仪琳感到极度虚弱,气短,便血,无法起身吃饭、如厕。她不得不再次与女儿通话:“联系医院吧。”

沈仪琳居住在北京,是一名韩语翻译家,在中国社科院文献研究中心担任过副主任、研究员。上世纪80年代,她与钱锺书、杨绛夫妇曾频繁往来书信,谈论生死。

她先后经历了丈夫病故、大女儿过世,在78岁高龄时身患肺癌,还动过肺叶切除手术。这些人生经历,让她对自己的死亡有所思考。

2020年,她从好友、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医生何家琳处,要来并签署了“生前预嘱”。“生前预嘱”,是一份关于如何度过生命最后一程的愿望嘱托文件,一般由五个“愿望”构成:1,签署者在神志清醒时,选择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;2,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;3,表达希望被他人如何对待;4,想让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;5,希望获得谁的帮助。

接下来,她要找到一间有病床,且愿意接收不想手术病人的医院。朋友推荐了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安宁疗护病房。住在病房里的,基本都是处于生命终末阶段的晚期癌症患者。药物和医疗只用于帮助他们缓解身体痛苦。

入住安宁疗护病房后 17 天,沈仪琳离世了 。辞世前,她自述,“没有感觉到一点疼痛与不适。”

就在沈仪琳离世的两个月后,6月23日,《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》修订稿表决通过,首次将“生前预嘱”内容纳入其中:患者处于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,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,实施医疗措施。

医学界评述,深圳迈出的这一步是改善中国人死亡质量的里程碑。但这一步,也预示着接下来将是“千里之行”。

沈仪琳在社科院工作时,被同事们称为外文所的“三大才女”之一,是一个“重视自己在社会中贡献价值的人”。沈将数十年翻译韩语的心得写成《韩文汉译实用技巧》,帮助学习韩语的中国人、和学习汉语的韩国人。上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她工资不高,但还是以各种方式连年资助贫困学生,有的受助者如今已为人师。(来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