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反馈——来自用户的直观使用感受——无论何种方法论,它都是最重要的一环。而且对本地化过程来说,用户反馈也是关键一环。和现在流行的说法恰恰相反,评判本地化质量最具说服力的标准应该是用户反馈,而非任何语言评估专家。
用户对某种产品好评,才有可能继续使用下去。软件服务供应商会率先注意到这一现象。对硅谷企业们而言,客户留存率至关重要,这关乎后续是否有必要更新产品。消费者越是信任某一品牌,越有可能成为忠实粉丝。如果关心用户满意度,为何不减少中间环节,直接了解用户的使用感受。如果想在语言行业复制这一做法,同样可以直接询问用户对我们产品文本的真实感受。
实施用户反馈策略收集用户感受和反馈,这一做法与营销策略有相似之处,但也要把握好最佳时机,尽可能减少对用户的冒犯。这个环节如果做得好,用户会认为你关心用户体验满意度,相信产品和服务的后续升级会有保障。
收集用户满意度数据的方法有很多种。虽说群发过于具体的调查问卷有时并非有效之举,但这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,为用户提供沟通机制,方便用户反馈错误翻译。
对互联网产品来说,用户参与也是理解用户想法的便捷途径。网页浏览量和浏览时长等数据,能反应出该网页背后的用户参与度。某一语种的网页数据明显低于其他语种的同一网页,就有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。对比同一网页不同语种的切换率和点击率也是有效方法之一。如果想调整某一语种界面的语言风格,可以启动AB测试,探索目标市场用户更宜接受的语言风格。
尽管“在质量保证环节收集用户反馈”的方法并非完美,但它和灵活的产品策略相结合,是现代企业追求的方向之一。传统的语言评估环节耗费更多且过于主观。和仅仅关注本地化工具相比,重新关注产品用户交互的评估活动,发挥终端用户的作用,是更为可控的解决方案
任何本地化实践都应为更高目标服务,防止消费者反感、流失。想要壮大客户群,与消费者建立良性联系至关重要。评估分析消费者满意度意义重大,不仅可以提升消费者参与度,还能保障本地化质量。
尽管专业人士可能认为自己比用户更懂语言,但聆听消费者意见和声音这一做法,在检验任何语种文本质量环节中都举足轻重。毕竟,产品存在的首要意义是解决客户难题、满足客户需求。(来源)